据最新数据显示,韩国贸易逆差时隔14年后再度出现贸易逆差,创下472亿美元历史新高。针对当前全球经济形势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表示,2023年全球贸易将放缓。
韩国进口额两年以来首次下降 预示全球需求疲软
2023年新年伊始,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,2022年韩国出口额为6839亿美元,同比增长6.1%;进口额为7312亿美元,同比增长18.9%。
同时,2022年12月数据亦不乐观。当月,韩国进出口分别同比减少2.4%和9.5%,分别为596.8亿美元和549.9亿美元,其中出口额已经连续三个月下降,贸易逆差达46.9亿美元。
北京《经济日报》报道,韩国央行近日发布《经济展望更新报告》,将2023年韩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(GDP)增长预期从原先的2.1%下调至1.7%,调降了0.4个百分点。而亚洲开发银行最近对明年韩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期更是低至1.5%,较9月公布的2.3%下调了0.8个百分点。不足2%的增长率将是韩国继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-5.1%、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次年的-0.8%以及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-0.7%之后的第四低值。
ING韩国和日本高级经济学家康敏琼(音)表示,韩国2022年12月进口下降2.4%,是自2020年11月以来的首次,“价格高企,能源进口继续增加,但其他商品和中间产品的进口下降了。而由于大约40%的进口均用于再出口,韩国进口低迷表明全球需求一定已经疲软。”
在国际贸易领域,由于韩国的贸易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全球经济的领先指标,因此韩国也被称为全球经济的“金丝雀”,同时其出口也是全球商业和技术需求的主要晴雨表,因为韩国所生产的产品为芯片、显示器和成品油等关键产品。
IMF:2023年预计将有三分之一的经济体陷入衰退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近日在新年采访中表示,2023年对于全球大部分经济体来说将是困难的一年,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都将经历经济疲软。
目前,多家国际机构预测全球贸易将在2023年放缓。世贸组织预测,2022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增长3.5%,而2023年全球商品贸易量将仅增长1.0%,远低于此前估计的3.4%。
原因在于,经济状况的恶化和不确定性的上升导致了2022年下半年的贸易放缓。与此同时,下半年国际贸易中间产品及消费品的价格不断上涨,这进一步引发人们对于全球持续面临通货膨胀的担忧。
此前,IMF曾经将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.2个百分点至2.7%。格奥尔基耶娃则在1日警告称,预计世界1/3的经济体将陷入衰退,“今年欧盟将有一半国家陷入衰退。”
通常IMF会在1月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期间发布最新预测,而此次格奥尔基耶娃的发言暗示着IMF有可能将在该会议期间再次调低其对2023年的经济预测。